结局都是一样,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呢?
其实,米兰·昆德拉的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我只在去年还是前年看过1/5左右,因为当时读来总觉得很“闷”,兴致索然,对应心境下读对应的书,强读不来,所以现在它仍然躺在我的床头。用这个标题是因为昨晚寝室“卧谈会”聊到了这个话题,和T君探讨人应该怎样活着?最终得到一个结论:心安理得。
心安理得这种状态吧,你不一定看问题那么深刻透彻,但总能给所做的事情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,这其实是很难得的。
比如,昨天在调毕业设计模型代码的时候不顺利,究其原因,是因为自己对那门代码语言使用方法不够了解,晚上回去的路上就在想我现在做的事情意义何在?当然,从短期来看,还是有意义的,比如顺利毕业啦,掌握一门新的语言框架啦… 但往深了想,我花这么多天也就是为了搞懂怎么去用别人设计好的编程模式,反复造轮子,想到这里我就不那么“心安理得”了:what?我花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就是为了要遵循别人设计的模式和规则,然后把它用得贼溜?
不过,好像长这么大也大概都是在这种学习模式下过来的,追求的是表面上的实用,毕竟都是定律的遵循者,就算是定律的创造者,比如虽然老爱定义了$E = mc^{2}$ ,那他是不是真的就对质能转换有了本质的了解?我看未必,只是在他的这个定律下这些东西能够make sense。
回到生活,每个人都可以算是定律的创造者,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会遵从自己所设计的信条(code,用定律总觉得脱离生活了,所以用信条吧),不同个体的信条不尽相同,你的信条在别人的眼里可能很歪的离谱,但自己有心安理得的自信(ps. 不是自恋)就很棒了,如果恰好有那么几个人能够理解你的信条就再好不过了。反正我是很羡慕这种状态的。
当然,这种情况下极端的容易滋生抑郁,比如寝室Z君一直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,说自己偶会抑郁,因为学过哲学的缘故,他觉得哲学钻研深了是件很可怕的事,会很难赋予意义给一件事,比如学习、工作、赚钱等等,一切就不那么“心安理得”了,所以你看活的太透彻了也不见得是好事。前些日子Z君身体抱恙,他说这才发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:身体健康。他开始早睡早起了,并且心安理得的坚持这个好习惯。
电影《活着》里面公子哥福贵和落寞后的福贵,前者活得轻飘飘,不知生命为何物;后者虽然饱经生活和命运摧残,但一直坚持两个字“活着”,苦难让他的生命变得沉重和丰盈。反观现实中的我们也是活得轻飘飘,反而有数不清的烦恼焦虑迷茫,等哪天真的要承受某些不堪忍受的东西的时候才会发现活着的意义。
我觉得这种状态是只属于这个时间段的,对所有的人和事似乎都没有担当的责任感,狭隘的以为唯一要做好的就是当下的自己,但对如何做好自己或不太清楚,或没有动力,总是浮着,心思细点就容易产生各种疑问了。
这周看的《入殓师》对我有比较大的触动,一个从事别人羡慕的拉大提琴的“高雅”工作者,变成了让人有些忌讳的入殓师,虽然遭到了一众反对,但是自己在这份工作里面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,能够心安理得的赋予这份工作常人不能理解的意义。《入殓师》对亲情有很细腻的刻画,关于工作,生命的思考也贯穿其中,娓娓道来。
主人公小林在桥上看着两条逆流而上的鱼,和一条顺流而下的死鱼,感叹“结局都是一样,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?”,这好像也是我需要去思考的问题——“心安理得”的逆流而上。关于这个命题的结论和证明有很多人都已经给出了,但我还需完善自己的定律,隐约觉得里面有两个主导参数:付出和责任。
今天早上也把昨天的代码调通了,毕设模型的整个框架基本搭好,下面要开始写论文了(:
或许现在看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就不会觉得那么“闷”了。总之,珍惜这么一段轻飘飘的日子吧。